公元前294年,白起被任命为左庶长,从此踏上了他传奇的军事征程。在长达十多年的征战生涯中,他成功攻占了七十多个城池,击杀敌军约110万人,这一战绩在历史上几乎无可匹敌。然而,尽管白起英勇无畏,但后人称他为“杀神”,因为他亲手终结了无数生命,背后留下的鲜血让人不禁感到些许残忍和冷酷。
古人崇尚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智慧,能通过谈判和外交手段取得胜利,才是真正的兵法高境界。历史上确实有不少这样通过智谋而非血腥手段取得成功的事例,但其中最特别的,要数年仅12岁的神童——甘罗了。
12岁的甘罗就被吕不韦慧眼识才,收为门下弟子。仅仅过了不久,他便受命出使赵国,凭借口才和智慧,一口气让赵国交出了16座城池。在那个弱肉强食、刀光剑影的春秋战国时期,一个年仅12岁的孩童,竟然能够从如猛兽般的敌人手中“夺食”,实在是难以想象,几乎是传奇般的存在。
展开剩余76%然而,让人感到奇怪的是,甘罗在取得这些丰功伟业后却突然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史书再也没有他的踪迹。他究竟去了哪里,为什么会消失无踪?虽然史书没有直接给出答案,但通过将多本历史书籍拼凑在一起,再结合甘罗墓的发现,或许我们能揭开他神秘失踪的谜团。
根据史书记载,甘罗的故事大致发生在公元前243年到公元前237年之间。公元前243年,秦国左丞相甘茂去世,他的孙子甘罗年仅12岁。甘罗虽然年纪小,但却是个思维敏捷、谋略超群的神童,尤其擅长运筹帷幄,谋划奇计。他因此被吕不韦看中,成为了吕不韦门下的客卿。
甘罗之所以在历史上有如此浓重的一笔,主要是因为他在关键时刻采取了两步极具智慧的行动。
首先,当吕不韦准备攻打赵国时,他派张唐前往燕国担任国君,希望能联合燕国一起打击赵国。然而,张唐曾因得罪赵国而被悬赏追杀,谁也不敢接此差事。吕不韦虽然气愤,但也无可奈何。没想到,甘罗以白起之死为例点拨张唐,最终促使张唐答应前往。
其次,甘罗最为人称道的事迹便是他出使赵国的巧妙之举。当时,燕国将太子送到秦国做人质,秦国和燕国的关系已然达成了联盟。按理说,秦燕两国联手夹击赵国,可以迅速击溃赵国。然而,甘罗却提出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计谋,他表面上与赵国合作,实际却背叛了燕国,将燕国太子送回,换取了赵国的五座城池。甘罗再三承诺,不会干预燕赵两国的战争,条件是赵国胜利后,需将部分土地送给秦国。最终赵国获得大胜,占领了36座城池,而赵国也信守承诺,将11座城池赠送给秦国。
仅仅通过一番口舌之力,甘罗便为秦国赢得了16座城池,秦王对他赞不绝口,并给予他丰厚的奖励。值得一提的是,甘罗的才能引起了秦始皇的注意,始皇帝对于甘罗的欣赏可见一斑,他的慧眼识才,展现了其不拘一格、唯才是举的政治智慧。
然而,甘罗的事迹记录到这里便戛然而止。接下来的历史事件,提到了公元前237年,吕不韦因嫪毐案件被罢免,始皇帝下令遣返所有吕不韦门下的客卿。尽管李斯以《谏逐客书》挽救了大部分客卿,但甘罗仍然是吕不韦门下的一员,最终命运无可避免。
我们不禁要问,甘罗最终的结局是什么?若他真如史书记载那样被迫消失,那么他去了哪里呢?《甘氏谱牒》记载,甘罗是楚国下蔡人(现安徽省颍上县)。由于楚国与秦国关系密切,若甘罗在秦国落网,楚国必定会展开追捕。甘罗若想返回故乡,唯一的办法便是从赵国悄悄回去。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迄今为止,在全国范围内已发现了12座甘罗墓,分布在陕西、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西、广西等七个省份。这些墓葬若将其连成一线,竟然恰好构成了一条符合秦国灭六国路线的轨迹。甘罗似乎在从陕西东逃至河北、南下至广西的过程中,故意设置墓地来迷惑秦国的追兵,以掩盖自己的行踪。最终他很可能死于广西一带,消失于历史的深处。
尽管从某些史料中可以推测出甘罗的逃亡路径,但历史的真相似乎并未完全揭示。有一种说法认为,甘罗的消失与燕太子丹的密切关系有关。根据《东周列国志》的记载,燕太子丹曾与甘罗交情匪浅,并且在甘罗的帮助下,密谋策划归燕的计划。然而,几年来,燕太子丹最终决定刺杀秦始皇,虽然刺杀失败,但甘罗却成为了秦始皇必须铲除的人物。因此可以推测,甘罗的消失,或许正是因为他牵扯到燕太子丹的刺杀阴谋,导致他最终命运多舛。
从甘罗的一生来看,虽然他年纪轻轻便展现出过人的智慧与计谋,但他的行事手段却充满了阴谋与算计,常常是利用他人的失误,达到自己的目的。他的成长轨迹与个性特征使得始皇帝最终不得不铲除这个潜在的威胁。因此,甘罗的消失,并非偶然,而是历史的必然。
从某种程度上看,甘罗的神秘失踪是他一生智慧与心机的“背水一战”,他最终没能逃过历史的审判。
发布于:天津市哪个股票配资网好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